新生命的来临为父母带来无限喜悦,但如果小宝宝提早出生,发育未成熟,健康问题可能接踵而来。
坊间流传长期卧牀、避免运动、戒寒凉食物可以减低早产风险,妇产科专科医生说统统没有科学根据;然而,曾经早产、怀有多胞胎、子宫颈过短及松弛等都是早产高危因素,可透过药物和手术减低风险。
根据相关机构统计,本港约4%的初生婴儿属早产,即每20名新生儿便有1人于妊娠37周以前出世。
16至24周超声波检查宫颈
「早产的高危因素有很多,例如曾经试过早产、怀有多胞胎及自身疾病等等,而检测宫颈状况亦有助医生预测早产的风险。」成都送子鸟妇产科医生罗剑儒解释,宫颈过短或松弛扩张,可能会令子宫颈无法承托胎儿重量,导致羊膜突出阴道,一旦穿羊水便代表胎儿需要出生,因此建议在怀孕16至24周时,以超声波检查宫颈,若发现异常,医生可以尝试以药物及手术等方法,尽量拖延胎儿至足月才出生。
服药、手术、「反牀」尽量拖延
遇到子宫颈过短及松弛个案,若没有感染、胎儿异常等情况,医生可处方药物黄体酮素,甚至可建议孕妇接受宫颈环扎手术或置放宫颈环托。
罗剑儒表示,宫颈环托较为简单,方法是从阴道放入环托,箍住子宫颈及承托子宫,帮助卸走部分压力,避免宫颈因为受压过早打开而引发早产。至于宫颈环扎手术,则是使用缝线将子宫颈作一个环形的缝合,待足月或孕妇作动时再将之剪开取出,便可以正常生产,但太迟松绑可能会出现宫颈爆裂及大量出血。
罗剑儒指出,曾有病人因为子宫颈病变而做过多次宫颈环切手术,在首次怀孕至20周时流产。这名病人后来再次怀孕,并于妊娠12周开始监察宫颈,结果发现有过短及松弛。一般孕妇可以用阴道镜及腹腔镜等微创方式进行宫颈环扎手术,可是她的宫颈实在太短,需要开腹才能扎住宫颈。
药物及手术只能尽量拖延BB出生的时间,却未必一定能做到足月,「另一病人在23周肚痛及宫缩,检查发现宫颈已张开至3度,而她的第一胎亦在34周便出生,因此属于早产的高危族群」。由于她没有感染或其他健康问题,「反床」(头低脚高)睡一晚后,宫缩情况停止,突出的羊胎膜亦缩回子宫,于是处方黄体酮及进行宫颈环扎手术,最终在29周时再次有作动的徵状,胎儿出世。
年轻女性做宫颈手术应注意
罗剑儒称,医生会尽量採取措施避免孕妇早产,而孕妇除了要定期做产检,若出现作早产徵状,例如有宫缩或出血,宜求医检查清楚。她又提醒,年轻女性若发现子宫颈病变,即使要做手术也应尽量减少影响范围,否则宫颈太短会增加日后胎儿早产风险。
对于有早产风险、特别是早期早产的高危孕妇,有时需要在危急关头做抉择。罗剑儒指出,若胎儿达24周或以上,法例列明若有生命迹象便要抢救,但不足24周,出生后是否抢救,便要父母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