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好长时间备孕,好不容易怀上了,结果一不留神胎儿就没了。不少女性曾经有过流产的经历,还没享受到怀胎十月的喜怒哀乐,腹中的宝宝就早早地离开了,尤其是习惯性流产更是让求子之路变得更加艰难。为什么会流产?应该如何避免流产呢?对此,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汤德民将通过12个问题给大家全面解读自然流产。
什么是自然流产?
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克而终止妊娠者,称为流产。流产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如果在宫腔内的胚胎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自然停止发育被淘汰性的流产称为自然流产。自然流产多为孕早期的流产,有50%左右与胚胎染色体异常有关,属于一种自然淘汰的过程。
为什么会出现自然流产?
自然流产发生的原因是多变的,多数是被自然淘汰。自然流产的发生率为12%~15%;2次流产的人大约5%;3次流产1%~2%;复发性流产在正常生育人口中发生率很低。
流产的原因包括常见内分泌系统异常、生殖器官异常、男或女或双方染色体异常、免疫紊乱等。
为什么怀孕前三个月容易发生流产?
怀孕前3个月流产率高的主要原因为:
》》一是胚胎异常
怀孕早期胚胎着床和胚胎发育异常、染色体异常等状况会导致自然流产现象。一般八周之前的流产,都属于胚胎发育异常。怀孕早期孕妇的激素水平影响引起的并发症,*体功能不全或者甲状腺功能低下会导致早期流产。
》》二是孕妇自身身体状况
有一部分孕妇是自身有内分泌方面的疾病,例如糖尿病、甲亢、血脂稠、雌激素不够等症状会引发怀孕3个月之前流产的机率比较大。
》》三是孕妇有不良的生活习惯
例如抽烟酗酒等也可能造成早期流产。
此外:还有可能是因为摔跤撞击或者手术导致的早期流产。
哪些孕妇要特别警流产?
若孕妇出现内分泌激素有改变、生殖道有异常、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等情况,那么流产的可能性比较大,应该特别警惕。
现阶段,国内将≥3次妊娠28周之前胎儿丢失(体重g)定义为复发流产,学术上更倾向≥2次自然流产归于复发流产;国际上将≥2次妊娠20周之前的妊娠产物或胎儿丢失(体重g)称为复发性流产。
如果属于复发性流产,医院做全面检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检查多么全面,都可能找不到真正病因,以至于发现与复发性流产无关结果,导致进行一些非必需治疗。
反复流产需要做哪些检查?
1、常规体检排除甲状腺疾病、糖尿病、感染、泌乳素和*体功能不足等;2、妇科专项包括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及宫腔镜检查,明确有无解剖异常;3、近年来,检验技术的提高及对于复发流产病因学研究提示,部分复发流产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及免疫功能失调,需要额外检查的项目包括血栓前状态筛查,包括获得性和先天性,封闭抗体和母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型检测等;4、夫妻双方做染色体疾病筛查,染色体平衡易位或倒位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发病率为2.9%~4.7%,流产的胚胎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建议行染色体检查。
现在常用的*体酮是地屈孕酮,主要是阻断平滑肌的收缩,抑制宫缩的作用。孕早期出现先兆流产可以服用医院注射*体酮进行保胎。*如果只是少量流血且有胎心,明显的宫缩先兆流产表现,可以口服*体酮,口服*体酮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宫缩。*若激素水平检查发现孕酮比较低,且伴有流血和腹痛,则需要注射*体酮进行治疗。
1、要留意孕妇是否有流产史,如果发现有流产史,一旦发现*体酮水平低,就可以马上用针剂。2、如果没有明显的先兆流产的症状,*体酮只低了一点,可以先观察,进行随访。3、如果随访过程*体酮一直在降低,有胎心,这种情况也可以注射*体酮。
》》完成流产
怀孕8周前,若宫腔内阴道出血早且腹痛消失,宫腔能力明显回升这种流产称为完全流产。一般不需要做什么处理,只需要照b超正常观察即可。
》》先兆流产
即没有出血太多,有胎心,称为先兆流产。可以继续妊娠进行保胎治疗。
孕中期流产的主要原因是孕妇的宫颈、子宫和生殖器官功能不全等,例如孕妇的子宫宫颈机能发育不全,宫颈口松弛导致中期流产。
tip:有些孕妇六七个月了还发生流产,多是因为有些孕妇的宫颈松弛,或子宫发育不全甚至子宫畸形,不能给胎儿一个良好的发育场所,所以导致了流产现象。
流产后是否需要坐月子?
流产后一个月如没有明显的流血症状,如没有恢复月经,可以复查一下。*早期流产则需要调理几天到一个月;*中晚期流产可以像坐月子一样休息,合理饮食调理身体。
如何避免自然流产的发生?
*要做的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吸烟,熬夜,肥胖,营养不良,生活压力过大,避免*物接触及噪声强度较高的生活环境,进行优生优育检查准备。
*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比如部分患者出现高凝状态,需要抗凝治疗;发生在孕中期自然流产,排除胎儿畸形后,高度怀疑宫颈内口松弛,可于妊娠13~14周进行必要的宫颈环扎,部分紧急环扎技术及二次环扎技术可帮助宫颈松弛患者维持妊娠获得健康婴儿。
流产后能否再次怀孕?
通常流产后半年就可再次怀孕,但晚期流产最好半年以上再次怀孕,因为子宫也需要一个修复过程。
本文来源汤德敏采访稿,医院小编整理。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