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秘方
12.1加减鲤香汤
何子淮,《何子淮妇科经验选》
白术30克,枳壳9克,生姜、陈皮各4.5克,鲤鱼1条(约克)。
上药加水煎取汁,另将鲤鱼去鳞及内脏,洗净,加水煮熟,制取鱼汁约毫升,分2次冲上药
汁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健脾理气,利水安胎。
胎水肿满属脾虚湿停,壅滞为患,故方中重用健脾燥湿、利水安胎之白术为君;佐生姜、陈皮以助睥,鲤鱼为引,使中州旋运、水去肿消满除,万象更新。增枳壳一味为臣,一因水湿阴邪为患,气机为之滞塞,健脾之味稍佐运气,更相得益彰;二因白术健脾行水,但性壅滞,反易致满、臣以枳壳,取枳术意,寓消于补,可相辅相成;三因枳壳理气行水,其性升提,故行水消肿之功益甚而无动胎损元之弊,诸药合用,收效颇佳。
羊水过多(胎水、子满)。
屡用效果颇佳。
12.2羚羊琥珀散
钱伯煊,《妇科方萃》
羚羊角、琥珀、天竹*、天麻、蝉蜕、地龙各等份。
上药共研细末。每次服1.5~3克,日服1~4次,或发作时急用。
平肝定痉、熄风宁心。
方中羚羊角为清肝要药,酸苦性寒、平肝泻火、主痉、痫、狂越,凡肝热急证,必用本品,故以之为主药;琥珀甘平,入心肝血分,安神镇痉,散瘀利水;天麻平肝熄风,疗眩晕、痉挛最善;地龙咸寒,清热止痉,通络利尿;天竹*甘寒,清心热而豁痰开窍、泻肝火而去风定痉;蝉蜕凉散风热、平肝熄风。全方6味,皆指心肝而发,治疗痉、痫为用,功力专一而效捷,用于心肝风热所致之子痫危证,常可转危为安,使病情渐趋和缓。先兆子痫,与西医所谓轻度,或中度妊娠中*症相类似,常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本方降压效果相当好,且具利尿之功、能消水肿、故早期用之,可使病情稳定,不至于急剧恶化。
子痫,证属心肝风热者。妊娠后期,或分娩期间,猝然剧烈头痛,耳鸣眩晕,吊睛抽搐,牙关紧闭,遂致昏迷。少顷平复,继后复作。可用于轻度,或中度妊娠中*症。
临床屡用,奏效甚捷。
12.3平肝散
钱伯煊,《女科方萃》
*芩、夏枯草、炒牛膝、白薇、当归、菊花各9克。
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或共为细末,每服6~9克,每日服3次。
平肝泻火。
本方以*芩、夏枯草清泻肝火;以白薇、当归滋阴养血以缓肝脏刚燥之性;以菊花滋阴养肝、疏散风热;本方证下虚上实,故用牛膝下行阴血,以补肝肾。全方重在清肝降火,故适用于肝阳亢越、内风蠢动之证。
先兆子痫,或轻型子痫、属肝阳上亢者。可用于妊娠中*症。
先兆子痫,或以石决明代牛膝。症重者但用牛膝无妨。子痫发作,可作汤剂,加服羚羊琥珀散。
临床屡用,每收良效。
12.4*芪腹皮汤
杜中语,《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芪30克,大腹皮15克,白术20克,当归15克,茯苓20克,*参15克,山药30克,泽泻10克,车前草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健脾益气,行水利水。
张景岳曰:“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维于土、故其制在脾。”说明妊娠水肿,主要是脾虚水泛,治宜健脾利水。故方用*芪补气升阳,气升则水降,阳温气运则水利肿退;山药、白术、*参,培补中气,脾健则水湿可利;当归苦泄温通;茯苓、泽泻,车前草淡渗利湿而起消肿之功。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行水利水之效。
妊娠水肿(子肿)。
兼肾阳虚者,去*参、当归,加制附子,白芍各15克,生姜3片;兼气滞者,去*参,山药,加香附子15克,乌药10克;兼血虚者,加熟地30克,阿胶20克;兼胎动不安者,加杜仲15克,寄生20克;兼食欲不振者,加山楂15克,神曲15克。
治疗58例,治愈43例(占74.1%),显效14例(占24.2%),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
——推荐阅读——
点击下图阅读一生追求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