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妊娠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世界早产日每年全球约1500多万早产儿出
TUhjnbcbe - 2024/10/1 17:04:00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徐婷婷实习记者刘静怡)

阅读提要: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全球约有多万早产儿出生。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在妇产科工作了20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马良坤感知明显,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以及辅助生殖技术的成熟发展,高龄孕妇以及孕有“珍贵儿”的人群比例显著上升,而这些人群往往也是早产的高危人群。

11月15日,距离杨立军(化名)的双胞胎女儿出生已经过了14天,两个小家伙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度过的。胎儿在母亲子宫里需要40周才能完整发育,距离27周只剩一天,杨立军的孩子提前来到了这个世界。

早产儿要过三关

将自己的双胞胎女儿送进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那天,已经35岁的杨立军还没有成为父亲的实感。

11月1日上午,杨立军的妻子还在上班,因为身材娇小,她常能感受到肚子像要“爆炸”的紧张感,肚子传来阵阵微痛,她并没有在意。吃过晚饭之后,疼痛没有缓解,妻子医院,没想到,半个小时之后,两个加起来不足4斤的孩子降生了。

杨立军(化名)的两个女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接受治疗。受访者供图

“儿科的医生就在旁边,生产之后马上抢救,医生让我亲手推着保温箱,直接送到了重症监护病房,医生在里面抢救了三个小时。”回忆起那天的场景,杨立军心有余悸:“我整个人都是懵的。”

第二天下午,拿着出生医院的路上,杨立军的眼泪流了一路。

“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没有任何经验,”杨立军说,妻子是一名护士,因为工作较忙,常常顾不上休息。在出现早产的预兆时,杨立军和妻子都没有注意。

“双胞胎面临早产的风险更大。”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马良坤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双胞胎在宫腔内占有的空间更多,宫腔承受的压力更高,双胞胎妈妈更容易受到妊娠并发症的困扰,因此往往很难达到足月生产。

与杨立军一样,薛瑜(化名)同样有一对从出生后就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的双胞胎。11月15日,接近4斤的两个小家伙已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度过了39天,从病危转为病重。

“早产儿要过三关,呼吸关、感染关、喂养关。”薛瑜说,对早产儿的救治主要是针对并发症采取相应治疗,与正常新生儿相比,早产儿至少要挺过这三道关,才算安全。

根据《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早产临产的诊断标准为妊娠满28周但小于37周,出现规律宫缩,同时伴有子宫颈的进行性改变。胎龄小于28周的早产儿,称为极早早产儿。

人体的正常运行需要各个系统的合作,包括运动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如果婴儿没有发育足月,未成熟的系统功能使得其存活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感染、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发育时间越短,问题就会越严重。

“紧张、焦虑、恐惧、压力,家庭关系不好,又不会管理情绪,这都是早产可能发生的诱因。”马良坤表示,除了心理因素,孕妇的身体条件、感染因素、营养元素失衡、核心肌群力量缺失乃至口腔牙周感染,都可能会导致早产的发生。

在妇产科工作了20余年的马良坤感知明显,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以及辅助生殖技术的成熟发展,高龄孕妇以及孕有“珍贵儿”的人群比例显著上升,这些人群往往也是早产的高危人群。

而在当下,怀孕早已成了一件背负压力的大事。马良坤解释,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孕妇轻易就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夸张的资讯和谣言很容易引发孕期恐慌和焦虑,进而采取过度的医疗干预,导致早产的发生。

早产,从生产到护理都是“硬仗”

一旦孕妇出现先兆早产的症状,这场“硬仗”就提前开始了。在医院妇产科,医生会提前跟家属沟通可能存在的风险、花费,以及在救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剧情反转”。而早产的孩子出生之后,会被送往新生儿的重症监护病房,进行24小时的监护,实时观察生命体征。

马良坤说,早产儿出生之后最大的危机就是夭折。即使克服诸多困难,成功存活,这一切对早产儿和家长来说也只是“开始”。她曾经从鬼门关“抢”回一个孩子,但在家长喂奶时,不规范的操作使宝宝发生呛咳,最终还是去世了。而在正常发育的孩子身上,呛奶去世的情况颇为鲜见。“对于早产儿来说,随处都是潜在的危险。”

对此,同样是一名早产妈妈的陈雨希(化名)深有感触。由于早产,宝宝的胃口不佳,肠胃容易胀气,常常在睡觉时发出呻吟声。医生告诉她不必过于忧心,陈雨希却还是会在听到宝宝呻吟时感到慌张,即便是半夜也会立刻坐起来安抚,这让她很难拥有一个完整的睡眠。

宝宝情况相对稳定后,医院要求陈雨希给宝宝袋鼠抱(赤裸上身抱着宝宝),帮助宝宝适应子宫外的环境。出生后第15天,一家三口第一次相聚。受访者供图

离开保温箱一周后,陈雨希医院观察。焦虑和不安缠绕在一起,甚至影响了她的生活。“那段时间心理压力太大了,”陈雨希说,“只要孩子有什么异常,我就会联想是不是早产的原因,是不是哪里出问题了,是不是我的宝宝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在向记者讲述时,陈雨希用“熬”字来总结那几个月。

陈雨希的宝宝已经一周岁,身体健康。受访者供图

在宝宝已经一周岁之后,看着能吃能睡的小家伙,陈雨希坚定地认为自己那些“神经紧张”的时刻并没有错:“对早产宝宝,确实要有更加精细化和用心的护理意识。”

“早产儿的长期并发症更为棘手。”马良坤告诉记者,早产儿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是抵抗力不佳,容易感冒、发烧、胃肠炎。此外,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先天性过敏性哮喘,或是自闭症等精神心理疾病,都可能与早产相关。

“在健康时就做好孕围管理和科普教育,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在马良坤看来,将预防关口前移,更能有效降低产妇分娩时的风险:“对有早产风险的孕妇,比如高龄、子宫肌瘤、双胎、糖尿病,分清楚哪些风险是不能改变的,哪些风险是可以管理的,先做到维持情绪和心态的稳定,再提供营养、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咨询以及相关疾病的管理,避免发生早产或者流产的风险,这比早产之后再去抢救更好。”

提前做好准备,是专家和家长的共同建议

在医学界深耕26年,马良坤见证了我国在早产儿救治方面发生的种种变化。无论是预测还是诊疗,新的科研成果都在为健康生育助力。“早产的预测上,过去医生只能利用内诊检查子宫颈长度,现在可以利用超声技术测量,也可以进行胎儿纤维连接蛋白的检查,预测早产发生的几率。在治疗上,有许多新药涌现,例如催产素拮抗剂的应用。传统的早产治疗药物往往会有较大的副作用,这一药物基本不会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

马良坤教授(左二)在讲授孕产知识。受访者供图

导致早产的原因十分复杂,想要在前期护理中实现“治未病”的目标,仅靠妇产科医生的知识远远不够。从妇产科出发,马良坤联合营养科、口腔科、心理科等十多个科室,开始了“跨学科”的围产保健之路。有口腔问题的孕妇会请口腔科进行舒适化口腔治疗;腰背酸疼的孕妇会进行体态评估,指导增加核心肌群力量;心理焦虑的孕妇则需要进行心理咨询,排解不良情绪......考虑到孕期特殊的生理心理变化,不同科室的医生会提出适用于孕妇的治疗方案。

马良坤记得一位曾经接手的高龄产妇。在29岁剖宫产生育之后,这位女士在39岁再次怀上双胎,当时,她的身体状况并不好,伴有肥胖。在找到马良坤之前,她已经辗转了5家医院,都得到“肯定会早产”的答复。

“的确有风险,但是我们会提供一套针对风险的解决方案。”尽管困难重重,存在诸多风险,马良坤仍接管了她。在多学科专家的指导下,这位孕妇积极调整心理状态,平衡营养,练习肌肉力量,有力地保护着宝宝们,奇迹般地生下了一对足月的龙凤胎。

在多位专家指导下,一位39岁的高龄孕妇生下了足月的龙凤胎。受访者供图

通过团队协作,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是最让马良坤感动的时刻:“一对龙凤胎,两个小生命。将近40岁的妈妈没有早产,更没有产后抑郁、漏尿等问题,这是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医院的大夫忙着抢救,基层妇幼保健院的医生缺乏多学科的知识和素养,这会导致妇产保健一直在原来的怪圈中打转。”马良坤解释,做好孕检知识、孕围保健知识的科普,让大家有意识、有工具,才能让孕产妇和家属做好准备。“医务人员需要接受健康知识的培训,老百姓需要了解维持健康生活的方式,要通过知识图谱、3D模型等,开展社会、心理、营养、运动、口腔基本知识的教育,在此基础上提供健康管理,让生活方式医嘱落地。”

对于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门口熬过长夜的早产儿家长来说,提前做好准备,几乎是每个人都会提出的建议。

“如果能重来一次,我一定会提前学习相关的早产知识,并且叮嘱妻子好好休息。”杨立军说。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早产日每年全球约1500多万早产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