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日”。有数据显示,每年大约有万出生的婴儿是未能完成37周妊娠的早产婴儿,其中有万例婴儿死于早产并发症。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并且是继肺炎之后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研究发现,有些早产儿即使有幸生存下来,也将面临终生残疾,包括学习障碍和视力、听力问题。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现如今早产儿的死亡率越来越低,但追溯到上个世纪,早产儿的成活率其实并不高,当时民间对于早产儿甚至有这样一种说法——“七活八不活”,大概的意思是7个月分娩的早产新生儿能活,而8个月的早产新生儿反而不易活。
其实这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只是那个时代医疗水平落后,早产儿能不能活下来还取决于环境和自身素质,如果后期护理不当,即使最终存活下来身体各方面素质可能与足月儿相比也是不一样的。今天就跟大家一起看看早产儿和足月儿的区别。
首先,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的活产婴儿,其中出生体重低于0克或胎龄小于28周的为超早产儿。
相比足月儿,早产儿身体发育各方面都会差异,比如:
外观差异
早产儿的头部比例会更大,占全身比例1/3,而足月儿是1/4;皮肤表现上足月儿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而早产儿皮肤呈绛红色,水肿且毳毛多;此外头发也有差异,足月儿头发分条清楚,早产儿头发细而乱.....
生理差异
①呼吸系统
早产儿由于肺发育不成熟,所以呼吸浅快不规则,也更为窘迫
②循环系统
早产儿心率偏快,血压较低,部分早产儿早期可能有动脉导管开放
③消化系统
通常足月儿吞咽功能已发育完善,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管壁薄,黏膜通透性更高,方便流质及乳汁中营养物质的吸收,相反早产儿吸吮力差,吞咽反射弱,胃容量小,常出现哺乳困难,消化吸收慢等问题。
④泌尿系统
足月儿出生时肾结构发育完成,虽然功能尚不成熟,但在出生后24小时或48小时内即可开始排尿;相应的早产儿在泌尿方面反应可能稍弱一些。
⑤神经系统
早产儿神经系统成熟度与胎龄有关,胎龄越小原始反射越难引出或反射不完全。
除上面提到的差异外,早产儿可能还会出现体温不稳、黄疸、喂养困难等问题,所以为了弥补早产儿生理发育不足问题,很多早产儿出生后需要进行人为干预,比如模拟宫内的环境,将宝宝放在安静、舒适、温暖的暖箱里,让宝宝不仅能维持正常的体温,而且有安全感;同时需要准确地计算出入量,达到液体的出入平衡;甚至需要给无法自主呼吸的宝宝进行呼吸支持等等。
虽然早产后相比足月儿存在一些先天差异,但是如果后期护理到位,也能实现“弯道超车”,那么早产儿到底该如何护理?
一、注意保温
早产儿一定要注意处于中性温度中,尤其是体重<g或低体温的宝宝,建议置于温箱中,根据胎龄、出生体重、日龄选择中性环境温度。
二、喂养
对于吸吮能力差、吞咽功能还不协调的早产儿,可由母亲挤出乳汁经管喂养或人工喂养,哺乳量和哺乳时间应根据胎龄、体重来决定,如果无法确定建议遵循医生建议进行科学喂养。
三、呼吸管理
早产儿呼吸系统较弱,为了保持呼吸通畅,早产儿仰卧时可在肩下放置软垫,避免颈部弯曲。
四、皮肤护理
早产宝宝要注意皮肤清洁,排泄后要用温水清洗臀部,保持臀部干燥,勤换尿布,避免红PP或尿布疹,同时衣服要尽量柔软宽大,避免皮肤摩擦。
总而言之,相比足月儿,早产儿在后期护理和喂养方面难度更大,更需要细致。最后给还在孕期的准妈妈几个小科普,如果不想早产,孕期几个事项一定要注意,有以下几种情况更容易早产哦!
1)孕妈自身健康问题
有些孕妈妈可能孕期身体不够健康,存在子宫病变、妊娠糖尿病、高血压等问题,这些也可能成为早产的潜在因素。
存在这类问题,妈妈们孕期要注意定期产检,谨遵医嘱,健康饮食。
2)孕妈有早产史
一部分孕妈妈可能有早产史,导致习惯性早产,这种情况孕期要多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尽量避免孕期独自在家或独自出门,医院检查。
3)孕期操劳
孕期妈妈们不要觉得自身身体条件好,就从事过多体力劳动,打扫、提重物等家务劳动也是尽量避免,过度劳累也是早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4)生活方式不规律
孕妈妈孕期一定要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胡吃海喝也不要为了保持身材节食,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轻运动,慢走散步都有利于生产。
5)保持良好的心态
不管是孕期还是产后,良好的心态很重要,怀孕期间,宝妈心态差,爱焦虑、情绪不好,易引起孕妈的宫缩,易造成早产。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分享内容,早产宝宝虽然先天发育相比足月儿稍弱一些,但是后期只要护理得当,也没有太大问题哦!如果你是有经验的宝妈,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更多早产宝宝护理技巧,一起养育健康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