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妊娠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欧赛斯行业研究中国特医婴儿食品市场调研分
TUhjnbcbe - 2023/10/20 16:49:00
刘*连出诊时间 http://m.39.net/disease/a_9389885.html

大家好,欢迎来到欧赛斯超级品牌课堂,今天分享的是上半部分内容。

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定义与分类

年,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界定了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下文简称婴儿特医食品)的概念与分类。

年,我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再次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界定了非婴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下文简称非婴儿特医食品)的概念与分类。

中国特医食品行业概况

1.现整体规模不足10亿,随着需求释放,发展前景广阔

潜力巨大的市场前景是企业看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重要原因。目前,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奶粉在中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整体规模不足10亿,但随着现代社会女性生育年龄的不断提高,剖腹产、早产儿等比例的大量增加。业内人士指出,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奶粉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可达亿元。

2.行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渗透率仅为1.6%

在美国,有65%的营养不良患者在使用特医食品,英国有27%,而中国大陆只有1.6%。根据《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显示,我国至少还有70%的特医食品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与之相对应的,却是我国不断增长的特医食品增量市场。

3.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奶粉毛利空间大,渠道利润高

据调查,年我国特医食品行业利润率在28.6%左右,毛利空间较大。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奶粉属于高端奶粉,高端奶粉拥有高毛利,而高毛利代表着提升利润。

4.外资主导市场,国产品牌产品种类和功能不齐全

对于欧美成熟的发达国家市场来说,婴幼儿奶粉等消费品品牌经由长期的市场竞争和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市场份额早已集中到某些大品牌手中。

但是,中国市场的奶粉品牌却还是非常分散,目前缺乏实力雄厚的企业,对于特殊配方奶粉较高的申请门槛和临床试验,这些厂家难免望而却步,心有余而力不足。目前我国境内特配奶粉绝大多数依赖进口。

产业链分析

市场监管贯穿整个流程,国家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监管研发至生产环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监管流通环节。研制端企业集研发、临床、注册、生产等流程为一体;流通终端则分为院内场景和院外场景。

产业图谱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业图谱

以下企业均为有获国食特医准字或国药准字产品的企业。

大型企业医院端或药店销售特医食品;中小型企业则医院端或药店销售产品。

产品获批情况

婴儿特医食品获批整体占比高。

·51款获批中31款为特医婴儿配方食品,占据总数的60%,以雀巢、雅培领先。

·婴儿特医食品获批逐渐减少。

行业趋势

婴儿特医食品将会在短期内,持续大量获批且多样性持续增加

目前,许多企业正在致力于将其已有的婴儿功能性特医食品重新注册为婴儿特医食品,通过特医批号证明其对拥有特殊体质或疾病婴儿的适用性,以及产品的高质量与安全性。

由于重新注册需要时间相对较短,预计短期内,更多婴儿特医食品会出现在市场上。另外,由于婴儿对特医食品的需求大且多样,目前市场上已有产品数量种类还会继续增加,进而满足不同婴儿的特定营养需求。

研发+品牌+渠道是企业发展制胜之道

对于企业而言,要想从特配奶粉蓝海中站稳脚跟,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稳扎品牌号召力,打通横纵营销渠道才是王道。

需求上:我国出生缺陷婴幼儿数量将随着二胎开放,新生儿筛查的深入而增加,特配奶粉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隐藏的细分需求将浮出水面。

*策上:特医食品配套标准法规将逐步完善,特医配方注册结果将陆续发布。

竞争上:短时间内中小型新玩家因较高的技术壁垒很难入局,外资企业仍将主导特配奶粉市场,彼此竞争加剧,或许外企队伍还将壮大。

机会上:本土圣元,贝因美也已经相继入局,而特配奶粉大规模国产化要等到注册期渡过,目前正是不断提升研发实力的重要阶段,才能尽早抓住早期红利。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1
查看完整版本: 欧赛斯行业研究中国特医婴儿食品市场调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