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变强,不是体现在某一方面,而是综合,在建设过程中,那些引领某一领域前进的人,更是值得敬佩的。
在五十多个春秋里,林巧稚的一双手迎接过将近5万名婴儿,被称为“万婴之母”,她是近代中国妇产科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一生未婚,坚守在自己的行业中,为千万个家庭带来了希望。
年,厦门的一个基督教家庭,新添了一个女孩,就是林巧稚。
在她5岁时,母亲得了宫颈癌去世。
父亲林良英是从新加坡毕业,做翻译跟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林巧稚从小就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
家境不错,所以林巧稚有读书的条件,加上她的父亲开明,虽然是女孩,却从小就教育她要自立自强。
年,从厦门女子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教,不过后来却想考协和医科大学。
学医的时间要比一般大学时间要长,她的继母就说:“三姑娘,你现在已经是二十出头的人了,再上八年,还嫁给谁啊”。
她继母的想法,也是很多人的想法,那个时代,学医的女性屈指可数,学成后年龄大了也不好嫁。
林巧稚不在乎,学医的想法很坚定,好在父亲支持,年夏天,她独自一人医院的考试。
不过在那场考试中,却发生了意外。
在某一场考试途中,一个女生中暑,监考老师是外国人,也是男性,不方便施救,林巧稚伸出了援手,把她送到了阴凉处,一来一回,那场考试已经结束了。
林巧稚垂头丧气回到厦门,内心觉得无望,因为报考协和的人很多,而且协和只招收25名学生,她那次没写完,被录取的概率是很低的。
不过一个月后,却意外拿到了录取通知书,据说当时监考老医院写了报告,称赞她有医生的品行,破格录取。
进了协和就万事大吉了吗?并不是,协和的严格是出了名的。
年,医院成立的时候,只有7个人,八年后第一届的协和毕业生只有3个人。
主要原因就是两个,一个是协和医科有淘汰制,另一个是学生很累,主动走了。
林巧稚进去的时候,依旧严格,考试75分才算及格,一门不及格就留级,两门不及格就直接开除。
林巧稚不惧前方艰难,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获得过协和的文海奖学金,她是第一个获得此奖的女生。
年从协和医科大学毕业,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她选择留在医院的妇产科。
林巧稚是真的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当时医院有规定,在聘期间,不能结婚,生孩子。
家庭与工作的取舍,她选择了后者,专心投入在妇产科一年又一年。
当时全国妇产科只有几家,而技术最好的就是协和这家,所以林巧稚的工作也是非常忙碌,办公桌上经常是堆满了病历。
林巧稚的侄女婿周华康是协和儿科医生,他们一家人曾在一起生活40多年,在周华康的回忆中,她很少按时回家吃晚饭。
在忙碌的工作中,很多人都会变得不耐,但林巧稚没有,一如既往地温柔。
医院里曾有一个年轻医生,对病人用词不当,林巧稚知道后就教训他:“产妇把自己跟孩子的性命都交给了你,你是唯一能帮助她的人”。
对待病人,林巧稚从来都是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觉得病人跟机器不一样,所以医生不仅是修理身体,更要关心病人本身的状况。
曾有一个病人,怀孕的时候被诊断出宫颈癌,一般这种病要流掉孩子,切除子宫。
但林巧稚了解到,这位病人结婚六年,第一次怀孕,也就是说,这是她第一个孩子,如果这样做,以后都没有孩子了。
在检查过程中,她发现还有一线希望,可以先观察病人身上的肿物,不到那一步,可以不用切子宫。
但这样的做法林巧稚是担着很大的风险,如果直接手术摘掉子宫,可以一劳永逸,只不过病人就没办法做母亲了。
基于这样的情况,林巧稚还是选择最麻烦的那一种,后来半年里,每周都为这位病人检查身体,快到临产的时候,防止出现意外情况,林巧稚给她做了剖腹产,最后诞下一名健康的女婴。
病人十分感谢林巧稚为她着想,还为她以后着想,所以把孩子取名为“念林”。
这只是林巧稚从医生涯中一个小事,除了她之外,也有其他病人给自己孩子取名为:思林,仰林等,来表示对林巧稚的感谢。
病人的肿块随后也消失了,后来国际上认为这是:可岁孕妇妊娠过程中而自动消失的蜕膜瘤。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医院被迫关闭,林巧稚在胡同里开办了私人诊所。
在那里,她帮助了很多人,给一些穷人看病,不仅不要钱,还给钱。
有一次一个孕妇难产,请不起医生,就来到林巧稚这里试了一下。
林巧稚当即就去了孕妇家中,给她抢救生产,保住了孕妇跟孩子的性命,因为不放心,还一直守到了天亮,走的时候,还自掏腰包,让家里人给孕妇买些营养品。
这样的行为,不是偶然,林巧稚有一个特别的出诊包,不仅装了要用的工具,还放了些钱,就是准备遇到极为困难的病人时候,施以援手,说她有奉献精神,不是称赞,是事实。
林巧稚曾几次出国进修,年的时候,就被协和派去美国进修,优秀的人到哪都备受欢迎,一年后毕业,芝加哥大学重金留她在那里,但她拒绝了,即便当时的祖国处在战乱中,她还是回去了,用她的话来说:“这大概是我们的一种责任感”。
年,林巧稚回到协和,帮助医院重建,她成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来医院名誉院长,人大代表,全国妇联副主席等等职位,而这些职位,无一都是保护跟帮助妇女。
例如参加新婚姻法,妇女保护法的制定,提倡节育等,目光所及不仅仅在妇产科,还有农村的妇女。
年,她跟着医疗队去湖南一个县城待了4个月,回来之后,根据农村的现状,编写了《农村妇幼卫生常识问答》,是当时最具权威性的科普读物。
她的一双手,救过无数人,给过邓颖超、冰心看过病,也为穷人接过生,